讲座题目:“一把钥匙开万把锁”的肇因与演化——计算力学来龙去脉
讲座嘉宾:隋允康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讲座时间:2025年8月25日(星期一)16:00-17:00
讲座地点: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基础科学实验馆220会议室
主 持 人:房玉强
嘉宾简介:
隋允康,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力学、结构与多学科优化。隋允康教授早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所,跟随钱令希先生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此后,任北京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主任、力学学科首席教授、教务处处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精品课程材料力学责任教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主任。曾任教育部力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兼力学史和方法论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学报》主编,《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编委。目前,隋允康教授任钱令希院士力学奖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委员会荣誉委员,北京力学学会荣誉副理事长。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课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4项科技奖。著6本和译1本专著,发表400多篇科技论文、80多篇教育论文,40多项软件著作权。
报告摘要:
不少学者对于“计算力学”有误解,把局部的有限元同整体的计算力学混为一谈——“概念的混淆”是第一个误解。那么,用有限元编制了程序,是不是进入了计算力学阶段?这要看该程序是不是一个通用软件,否则就是第二个误解即“作用的淡化”。第三个误解即“功能的模糊”,意思是——计算力学并不是电子计算机同力学的简单叠加,而是由于电子计算机的进入,改变了力学的形态,转化了力学表述的内容。本报告在第1节“引言”里,先是澄清了对计算力学认知度的3个误区,接着分别用3个譬如说明3个发展阶段:“钥匙开锁的原理”代表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阶段,“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代表应用力学的发展阶段,“一把钥匙开万把锁”代表计算力学的发展阶段。分别用第2-4三个节的篇幅,详细阐发了3个阶段。第5节通过回顾钱令希院士在三个阶段不可替代的独特贡献,说明只有力学家兼工程师的巨匠才能承担宝贵的历史使命。以上是“一把钥匙开万把锁”的肇因和演化过程,也就是计算力学的“来龙”,第6节展望了计算力学的“去脉”,先是通过计算力学经由S→I→VR,回顾了从数值模拟、数值仿真到虚拟现实的3个发展,剖析了4个热点(VR、DT、M、CAI),指出了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元宇宙、人工智能计算都是颇有潜力的4个研究方向。第7节给出了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