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10月26日至28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吉林大学代表团取得亮眼成绩,获得金奖1项、银奖3项和铜奖1项。我院刘春宝教授团队指导的博士后杨孔华副教授作为吉林省代表团成员参赛,斩获大赛银奖1项。这是吉林大学首次获得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该组别奖励。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博士后赛事。本届大赛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科学技术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和揭榜领题赛四个组别,分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石油化工、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其他行业等七大赛道。各组别共报名8006个参赛项目,参赛人数3.6万人,项目数量、参赛人数均创新高。经预选推荐和全国复赛,共有来自46支参赛队伍和海内外报名的1743个项目(方案)入围全国总决赛。

杨孔华代表团队做项目路演报告

团队受邀参加央视获奖访谈
“精巧驱动—为新一代具身智能机器人打造高力控带宽一体化关节模组”项目由博士后杨孔华负责,在刘春宝教授的指导下,成员包括:陈万楷、赵常屹等,创新性地将减速机、电机、传感器、驱动器“四合一”集成,相较于传统方案功率密度提升3倍,解决了传统机器人关节模组体积大、重量高、不够灵巧的行业痛点,为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的灵巧驱动提供关键支撑。
项目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进一步强化了我院在相关学科的优势地位,推动学科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发展趋势深度对接,为学科交叉融合与升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科研转化领域,将加速学院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力学院打造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良性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贡献更多“学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