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视频 - 丝瓜视频APP - 丝瓜视频官网

丝瓜视频 - 丝瓜视频APP - 丝瓜视频官网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跨校创新实践训练营在吉林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5-08-21        作者:王云艺        编辑:王云艺       浏览:

8月15-18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跨校创新实践训练营在吉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创客教育基地联盟主办,吉林大学承办,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次活动以“烽火记忆・青春接力”为主题,以“人工智能融合红色教育”为主线,深度贯彻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全国大学生及中学生搭建了科技创新交流与红色文化传承的跨校实践平台。

15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跨校创新实践训练营开幕式在工程训练中心隆重举行,创客教育基地联盟负责人、全国多所高校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及吉林大学相关学院领导出席本次开幕式活动。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李双寿教授代表主办方创客教育联盟基地致辞,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跨校协作模式,推动各高校成员单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交流,让红色教育与智能科技碰撞出新时代的火花。

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院长王瑞教授在致辞中,对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师生及特邀中学生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本次训练营以“突出传承、注重创新、跨校实践、协同共赢”为理念,既是对人才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

丝瓜视频 院长、机械基础教学中心主任、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吴文征教授致辞,他强调了机械学科在“科技赋能红色教育”中的使命,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实践,深化对“机械技术服务文化传承、工程创新助力精神弘扬”的理解,将专业所长与家国需求紧密结合,成长为兼具工程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工科人才。

活动得到了长春市南关区文化馆的大力支持,通过“非遗进校园”的方式,让馆藏的东北抗联文物有了更直观的展现,让师生们对东北抗联精神和民族独立历程有更具象的认知。

      训练营期间,来自全国40所不同学校的80余名学生及指导教师,打破专业与校际壁垒,以跨校模式组队开展实践。活动特别邀请中学生参与,探索大中学生教育体系的深度结合,让红色传承的接力棒在青春群体中传递。活动期间,同学们在吉林省博物馆和长影旧址博物馆,通过实物、影像、场景复原等形式,感受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让“非遗文化+智能科技”的创新表达为红色精神传承的新载体。

      闭幕式上,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副主任,西北地区高校工程训练研究会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主任蒋建军教授致辞,他表示,同学们用实践诠释了“以科技赋能文化,以青春致敬历史”的担当,是对“突出传承、注重创新”理念的完美践行。

汇报演出中,同学们将抗联英雄的战斗故事、家国情怀通过光影流转生动复现:机械臂操控皮影人物挥戈冲锋,AI技术还原历史场景音效,非遗技艺与智能科技的碰撞让观众仿佛穿越到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深刻感受革命先烈的无畏精神。这场独特的“英雄事迹电影汇报演出”,成为本次训练营最震撼的成果展示。

颁奖典礼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大学胡庆夕教授对表现突出的团队进行了表彰。他认为通过本次活动,吉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为全国大学生和中学生搭建了“理论学习——技术实操——创意落地”的全链条实践平台,探索了将红色教育主题与工程技术实践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不仅夯实了自身“实践育人主阵地”的核心作用,更在跨校协作、产教融合、教育创新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为工程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丝瓜视频 - 丝瓜视频APP - 丝瓜视频官网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电话:0431-85095428   邮编:130025